刘梅玲老师获评青岛市2024年第一季度“文明市民”

“刘氏泥塑”于2016年被列入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,而刘梅玲正是刘氏泥塑的第四代传承人。刘梅玲的父亲倾情泥塑60年,她从小耳濡目染,15岁时便制作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件作品。她潜心钻研,承担起传承这项非遗技艺的重任。制作泥塑工艺复杂、用料讲究,制作泥塑的泥土为黑涧泥,河套街道只有大涧的后山才有。“以前都是我父亲去采集泥土,现在由我来完成这项工作了。”刘梅玲介绍。采回来的泥土还得经过晾干、粉碎、淘洗等步骤后才能用来制作泥塑,光这些准备步骤就得将近一周。后续再加上制作、风干、上色等步骤,一个比较小的泥塑也得一个月才能完成。虽然步骤繁多,但刘梅玲总是不厌其烦地对待每一件作品。

刘梅玲决心将自己传承的手艺继续发扬光大。2023年6月份,刘梅玲怀着崇敬的心情创作了一组“十二生肖”手工泥塑作品。在制作泥塑作品时,刘梅玲查阅了大量资料,在整体构思、个体造型和艺术表现手法上反复推敲。“十二生肖”系列泥塑作品先后在青岛理工大学、青岛职业技术学院、青岛黄海学院、青岛第58中高新分校等校园内进行展览,供学校师生参观。目前,她在一些小学、中学甚至高等院校,都有相关的课程在授课,在一些学校还开设了工作室。2023年10月,带着物料和技术,刘氏泥塑团队前往日喀则的小学讲课,给藏区的小朋友们带去文化和艺术的熏陶。

为激发非遗技艺传承的内生动力,让非遗经济带动产业振兴和群众增收,2020年开始,刘梅玲通过招收徒弟、建立创作班子、创新泥塑技艺,开发了一系列非遗文创和非遗教学等产品。其中,虎年、兔年吉祥物文创被新华社、人民网、央视等多平台推广,线下线上销售额持续攀升。2022年以来,刘氏泥塑成为城阳区泥塑工坊后,通过成立非遗传承人互助协会、街道“新联会”、建设非遗传习基地等形式,不断推进传承人之间的资源共享、合作创新、联合营销等,持续扩大泥塑生产和销售规模,助力和赋能乡村振兴。城阳区周边群众只要愿意学习泥塑技艺、从事泥塑生产,均可到刘氏泥塑工坊参加培训和务工,遇有大订单刘梅玲就联合社区及周边有动手能力的居民一起做。近年来,刘氏泥塑非遗工坊带动周边200多名群众从事工艺品制作,实现泥塑工艺品产业化发展,人均年增收8000多元。

身为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,刘梅玲以产业化支撑非遗发展,致力于泥塑文化的传承与弘扬。她积极参加街道、社区组织的志愿活动,分享塑制作技巧,传播泥塑文化。“希望让更多人了解泥塑、传承泥塑,让这一门非遗工艺在当代拥有鲜活生命力。

发表评论